這是一趟3天2夜的小旅行!嘉義。阿里山。南道、北道探秘尋幽小旅行~
茶葉、咖啡產地與故鄉。北緯23度。赤道優勢。得天獨厚的環境與人。
Today's spots:
D1:嘉義火車站×台18愛情絲路+牛埔仔大草原×銪茗堂茶行+茶席表演×阿將的家×鄒築園×福山部落+掌聲響起民宿
D2:福山古道+遠眺達邦部落×不安於室工作室+皮雕DIY×奮起湖老街×太和茶屋×金湖山愛玉DIY×印象咖啡×野薑花民宿
D3:野薑花溪步道×永鑫茶葉+採茶體驗+揉茶體驗+竹林茶席表演×逐鹿社區+鄒族文化×嘉義火車站
『踩線團日記』:獨嘉好茶 啡嚐不可~南北道農嘉!
獨嘉好茶,啡嚐不可-「南北道農嘉」尋找感動心旅行。
嘉義~得天獨厚的天然資源與地理位置!
嘉義~上天賜予的『三種』特有資源:最好的「阿里山茶」、最優質的「愛玉」水果、最貴的[山葵]植物
阿里山南道、北道之美,茶園、咖啡園、鄒族文化與部落。
用呼吸、感官去感受大地賜予阿里山的各種美。
第一站~從嘉義火車站出發!!
火車站下車後,走出來就可以看到台灣好行的立牌。
旁邊更有設置一個「專賣」櫃台,在銷售【嘉義-奮起湖】路段的車票唷!
乘車準備出發囉! Let's Go~
首站停留的是【觸口遊客中心】,以及在它對面的【愛情18號絲路】的沿路景點。
本處是由廖偉立建築師整體擘劃,以保持自然土地及順應原本地形山貌為興建目標,
利用「地景交織」、「漂浮」與「動線穿梭」等設計手法,企圖打造出一棟自然和諧的地景建築。
本站停留的是【阿里山國經風景區管理處】-觸口遊客暨行政中心。
遊客中心緊鄰台18線公路,屬台糖公司牛埔農場所有,適宜作為入口遊客服務及交通轉運中心。
經評估後,於91年向台糖公司以協議價購方式取得用地,歷經11年於102年2月完成主體建築。
(聽說這個遊客中心可是花了一億四千多萬的預算蓋好的唷!)
停車場下車後,隨即可以看到1F的公用廁所,整理規畫得相當乾淨與明亮!
緊接著像裡面走,有在銷售原住民相關的紀念品。
走到2樓,是遊客中心與一些資料呈放的地方,館內設置有大阿里山地圖、旅遊諮詢、
原民傳統人文介紹、影片播放等。
來到遊客中心的對面~
這裡是阿里山風景管理處與嘉義縣政府規劃的【台18線愛情公路】
滿滿的硬體裝置藝術,多以紅色、愛心為主體,更融入了愛情象徵的「囍」字、「心」型。
再往阿里山的方向駛去,右手邊就可以看到【牛埔仔大草原】囉!
這裡也有停車場,但是沒有任何遮陰~現在來玩真的很「曬」,一定要防曬或是抹油阿!
拍完照,一定要上個廁所(因為是五星級的),準備上山囉!
(會暈車的朋友,「避暈藥」趕快吃下去唷~)
接下來來到了~有「茶裏王精選茶園」之稱的【銪茗堂】,這裡是生力農場的二弟經營的,
下車後,飽覽一整片的茶園風光 & 群山繚繞,也可以聽聽主人分享這裡的故事!
沒錯!這片茶園就是「廣告-茶裏王」所拍攝到的唷!
生力二哥(銪茗堂老闆)的手,也有在廣告中露出唷,但是就是「帥氣的臉龐」沒有被拍出來阿 *.*//
看完茶園、聽完老闆的分享,我們進到室內~感受令人衝擊的【茶席文化表演】。
年僅三歲的小妹妹,熟悉且穩重的姿勢,為我們表演泡茶show~
在這裡~生力媽媽(羅女士)教我們『比賽茶』的品茗方式~
除了看茶湯的顏色、聞茶的香味以外,還有以下步驟唷!
step1:將茶湯以湯匙半匙的量,放入湯杯中。
step2:飲入口中,必須先含著。
step3:作勢嘴巴微開,用舌頭震動口中的茶湯三次 (會發出 ㄕㄨ ㄕㄨ ㄕㄨ的聲音!)
(因為茶與空氣結合後,茶香才會被帶出來!)
step4:喝下去後,感受那濃韻回甘的感受!
(God!)超級無敵難的!!!step3一不小心沒有操作好,一定會嗆到 @o@...
小酌(品茗)後,我們一夥人準備前往午餐囉!
【阿將的家】~是一個鄒族文化非常強烈的私房景點。
沒錯!「阿將」就是這裡主人的名字,當然,他的老婆我們稱她叫:「將嫂」、女兒稱「阿將的女兒」。
這是一個必須峰迴路轉的靜謐景點,
我們乘坐的車(中巴-小可愛)體型稍微大了一點,
但是師傅(司機)的技術一流,我們安全抵達阿將的家門口。
(雖然途中車輛有跟路旁的石頭摩擦、跟路邊的樹之爭道,我相信這個size的車已經是這條路的極限了!)
下車後,走進園區內,wow~這裡不折不扣是個『來了就不想走、走了還會再來的地方』。
門口清楚標示:『謝絕免費拍照參觀』。
走進園內,迎面而來的是一整群的可愛貓咪!
『一草一木用心栽植、一柱一石親手搭建,
阿將~是鄒族人自小隨著父母耕種,
每到一處,父親生起火之後才開始一天的工作,
阿將爸告訴阿將:雖然我們生活很辛苦,
但~要忍耐才能像這爐火 (pupuzu)一樣,
越燒越旺 生生不息』
這是阿將的故事,也是他的生活哲學,
這裡沒有太多的裝飾,用的都是「鄒族」的文化傳統,
搭建的是主人那小時候的生活環境與家園,
我們在這裡停留、在這裡小憩、在這裡體驗原民,
我們放下心中的壓力、輕鬆感受在地空氣,
那細小、漫流的空氣元素~讓我們一起放慢的腳步,
在【阿將的家】享用在地的鄒族風味料理,
除了爐烤山豬肉以外,更有百香果沙拉、鄉村蛋、放山雞等,
桌上的每一道菜,都是鄒族主人招待朋友的用心與款待。
飯後的我們,特別安排了「手搗麻糬」的活動,大家都玩得超開心的!
接下來,我們來到的有咖啡王子之稱的【鄒築園】。
位於阿里山樂野村的鄒築園咖啡休閒農莊~咖啡最好的生存環境!
阿里山獨特的氣候和海拔條件,孕育出精品級的高山茶、蘭花、山葵(哇沙米),還有台灣第一名的咖啡
最好的咖啡不在古坑、不在東山,而是在阿里山樂野村飄散致命芳香!
這趟尋香之旅,讓我們一起深入探索鄒族樂天、樂活的快意人生!
樂野的海拔約1200公尺,比古坑咖啡的產地還高,也醞釀出了不同的咖啡風味。
現磨現煮的咖啡神香飄散山間,在露天咖啡座品香,眺賞眼前綠油油的茶園、咖啡園景致,滿是幸福!
濃純香的咖啡在味蕾上跳舞,散溢著豐富層次的果香、茶香、桃花心木和巧克力的香氣,
糅合溫潤的甘酸苦味,喝完後還遺留清甜、回甘喉韻,絕品!
海拔1200公尺,可以杜絕大自然的病蟲害,也是天然的咖啡生存環境,
不需要農藥的噴灑、最天然純真的咖啡豆~
多元的咖啡處理方法(日曬、水洗、蜜處理等)、虹吸式的咖啡煮法,
一再地挑戰我們的味蕾。
吃飽、喝足以後,我們的下一站~【福山部落】
今晚住宿在福山部落的【掌聲響起民宿】。
這個民宿並不是知名的民宿,在網路上也沒有過多的評論,
為什麼住這裡呢!?
因為他很「新」~2014年初才正式對外營業唷!
這間民宿結合了在地的茶文化,佇立在民宿旁的【舞龍茶業】可略知一二。
這間民宿以木頭、原木、原民圖騰等元素,組合起一座富含傳統建築美學的建築,
座落於綠意盎然的山巒之中,茶園、古道、山巒和層疊雲霧將它團團環繞。
這裡除了可以觀賞到遼闊的山林景觀、夜間星象外,在每年的四~七月還可以但到「螢火蟲」耶!
繚繞的鳥鳴喧鬧、夏夜閃爍的螢火、朝晨雲海與透出的日光、傍晚緩緩落下的夕陽餘暉
在這裡的一物一景都美得令人動心。
抵達福山部落的掌聲響起民宿,
我們卸下行李,民宿的接待先生急忙告訴我們:行李放著就好的,等等會有纜車幫你們送下去!
(天啊!這是多麼的尊寵與享受壓~)
享用部落的風味晚餐後,我們都大廳聊天、在戶外觀星攝影,
走到部落旁的「7-11」(柑仔店)補貨,感受那部落的夜間清爽與忘憂氣息。
這間『星空觀景房』是這間民宿的特色房型,
四人房裏面,有兩張小床+一張大床,大床的房型在房間的延伸處,
那簡單的擺設與舒適的設備,一定讓我一覺到天亮!
早起的鳥兒有蟲吃!
大夥兒沒有一個不早起的,
我們不貪圖睡懶覺,要的就是感受這片大地之美。
既然是住在福山部落,一定就要來探探這名氣響亮的【福山古道】。
從民宿出發,步行一~二十分鐘後,可以到達一處平台,
望下去,可以看到「達邦部落」唷!
這樣的美景,如果搭上對的人,那肯定$#@%&*^*......
享用完民宿的自助式早餐後,我們出發繼續探秘~
【不安於室金皮雕工作室】~一個皮雕diy的教室。
(位置就在「鄒築園」的旁邊)
這裡的皮雕diy體驗類型很多,從手環、鑰匙圈、滑鼠墊、、、一直到皮帶、皮包、筆記本都有。
部落老師熱情的接待我們,帶我們感受一趟『皮革手作』體驗,
讓我們各自創作屬於自己的皮革作品,
感受一連串的體驗:選皮革、押花、上色、擦亮、上扣環等。
阿里山【太和】~
這裡是梅山鄉最偏遠的村落,卻也是最富庶的部落,
它位於象山山腰,面對大塔山,
日治時代,由鄒族語直譯為「哈哩味」,
光復後,為盼地方和睦相處,因而取為「太和」。
這裡除了桃李芬芳以外(樟樹湖一帶),也是茶的故鄉之一唷!
想一窺李花落英繽紛的盛景,可以在1月下旬~3月中旬,感受那隨風搖曳的李樹花海;
時至5月,李子成熟,更有許多的農場、茶莊提供採李遊程唷!
然而,因李樹不合乎經濟價值,不少李樹園已紛紛改闢成茶園,
在太和村~更可以看到全台唯一豬圈改造的眷茶屋(竹編小巨蛋)唷!
瑞里的「浪漫紫藤花景」近年來盛起~
這一站,我們來到的瑞里地區的【阿喜紫藤】。
阿喜家的日本紫藤種於1990年,每年3月開,花期約20天,
這裡沒有開放參觀,所有的活動都要預約~下午茶、花園、賞花等。
(這裡的午餐、晚餐是沒有接待外客的,只有住宿在這裡的朋友才有機會享用唷!)
藝術化的三合院民宿、開放分享的咖啡空間、歐式手作庭園、露天電影院,
在每個人的心底,總是留了一個位子放著自己的夢想,讓我們在這裡大方分享吧!
園內住宿有露天電影院,有繽紛寬敞的下午茶花園,
有收藏好多咖啡杯『挑一個喜歡的杯子,感受最真實的自己』,
有阿喜種的咖啡豆,有好聽的音樂,還有露天音樂欣賞,
有好多的故事.....天氣好時可看到滿天星星。
【旅行慢慢 就是幸福 , 路途有些遙遠 但垂手可得♥】(by 阿喜紫藤)
一連串的咖啡饗宴,我們來到了【印象咖啡】。
一樣是複合式的經營方式,餐飲(下午茶、晚餐、咖啡)+民宿,
門口的LAND ROVER (好像有3台)展現出了主人的品味,
主人(王大哥)那豪邁不拘束的接待與分享,
主人的款待不僅讓旅人們都可於山林中獲得最放鬆的渡假旅程,
也用心的與大家分享瑞里地區的人文風情與在地發展。
我好喜歡這裡!
P.S:在嘉義民雄的街上,也開了「印象咖啡簡餐」,讓大家喝好咖啡更簡單。
晚上的下榻處:瑞里的【野薑花渡假村】民宿。
野薑花渡假村,是一間「頂級」的鄉村風情民宿,
豪華的房間設備、獨棟的木屋、貼心的宵夜零時、私人觀景陽台、北美紅檜壁面,
這裡的我,移動的又不想要回家了!
隔天的早晨,我們一樣起了大早。
因為前天的大雨,讓我們錯過的【野薑花溪步道】~
正逢野薑花季,怎麼能錯過呢!
從野薑花渡假村走出來,右轉就可以看到指標,
大約步行三~五分鐘就可以抵達步道入口處,
早晨清新的空氣、迎面而來的野薑花香,整個讓人超放鬆的!
野薑花溪步道全長僅950公尺,只須1、2個小時,就能感受屬於自己的野薑花回憶。
第三天的早上,我們要來當一日茶農囉!
【永鑫茶葉】茶文化半日體驗行程~(阿里山瑞峰茶葉生產合作社)
從野薑花渡假村出發,車程約15分鐘~看到的是另一片靜謐茶園,
這裡的私房行程(採茶體驗、品茗、揉茶、茶席文化),已經開放體驗囉!
熱情接待我們的茶葉王子:葉子慶,是當地發展協會的聯絡窗口,
沒有太多的華麗舖陳,多的點用心與熱情的對待。
來來來~喝茶品茗囉!
好喜歡來到山上,因為這裡的景緻讓人忘憂、這裡的人相處起來特別輕鬆,
地上擺放好的「採茶工具」是為我們準備的,
說好的今天不能偷懶,所以~全副武裝...採茶去!
步行來到了茶園,「園主」(茶園主人)請處的說明採茶注意事項,
我們今天要採的茶是:一心二葉。
來到現場,已經有一票的「採茶班姑娘」在動工囉~
當然,輸人不輸陣!我也立馬開工,
不一會兒工夫,時間到了,大家集合,要來「秤秤」大家的成果,
排好隊的我們,我茶籃裡的茶葉放上秤子上,
大家的工資從6元~50元不等,
天啊!真的辛苦耶~
(採茶的工資有分兩種唷!一種是計日的、一種是計量的,
無論是哪一種,採完之後要,採茶班班長會先檢查茶工採的茶園是否整齊、
採起來的茶葉是否合乎要求,這會影響到下次還要不要雇用你!)
大家採茶採的不亦樂乎呀!
之後,子慶王子又貼心的為我們安排【竹林茶席】,
這裡實在是太美了,讓我都忘了拍照!
這裡就簡單跟大家分享一下囉~
在一整片的竹林間,以大自然作為品茶場地,簡單的桌椅擺設,在地的好茶。
中午~我們下山來到【逐鹿社區。優格哇獅】
「逐鹿社區」是嘉義縣第7座、規模最大的永久屋基地,
在這裡,社區貼心的安排特色「獵人(勇士)套餐」($300)跟大家分享,
一系列的鄒族原民餐食,還有原住民的威而鋼-樹豆湯。
大家忙手、忙口的~吃得好開心。
餐後~社區內設有一區的「逐鹿市集」,有擺設成列一些原民物品展售。
一連串的原民體驗、鄒族傳統、茶鄉與咖啡文化,讓我們一探阿里山的另一種神祕。
『鄒!讓我們一起去部落採風趣~』
後記~
嘉義縣以農立縣,為迎接小旅行風潮世代,
縣府特別推出「南北道農嘉」旅遊,精選大阿里山南道、北道特色景點,
讓民眾深入農家、民宿生活,感受在地農業的魅力。
在「南北道農嘉」農業旅遊推薦會上,
縣長張花冠表示:
南道以阿里山公路、台18線為主軸,以隙頂、石桌及樂野為主要據點,
沿途盡是特色茶行、茶園民宿及咖啡農莊;
北道則以嘉166線、162甲縣道為主軸,景點與商家集中在瑞里、瑞峰、太和等3大茶區,
饒富茶文化及原生林生態,還有瑞太、瑞奮兩大百年古道及陳家古厝等古味建築。